唐代录取进士,每次不过二十至三十人,少则几人、十几人。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百至三百人,甚至五百至六百人。明清时期录取进士,每次一百至四百人。
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。此称始见于《礼记王制》。隋设科举进士科,以选贤能。到了元朝以后,惟存进士一科,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。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“金榜题名”。
上一篇:重庆谈判的意义
下一篇:tianlula
相关文章
岁贡生
06月17日
月夜忆舍弟主旨
马说作者
06月15日
人工是什么字
06月14日
猪的寓意和象征
06月12日
杨公日
06月11日
最新文章
啤酒代理
蔡徐坤百科
睛开头的成语
苯能使溴水褪色吗
清蒸毛蟹
路由器mac是什么意思
热门文章
帝王鲑
冬至的来历
丽纹蛇
蛇血的功效与作用
宋五嫂
环球影城过山车